基層協商小驛站 助推共富大舞臺
建德全市村(社)協商驛站建設實現全覆蓋
據浙江日報 堅持黨委領導、政府支持、政協搭臺、各方參與、服務群眾,建德市政協不斷推動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實現了“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三位一體”在16個鄉鎮(街道)的全覆蓋,“協商驛站”在256個行政村和社區全覆蓋,助推委員履職向基層拓展,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獻策,切實增強履職實效。
彰顯特色,規范建設速度快
今年6月,為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建德政協在各鄉鎮(街道)“民生議事堂”建設全覆蓋的基礎上,制訂出臺“推進‘民生議事堂’(協商驛站)、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三位一體’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建設“請你來協商”“民生議事堂”“協商驛站”市鎮村三級聯動的議事平臺工作體系。截至7月10日,各鄉鎮(街道)的“三位一體”建設已全部完成,建立健全了基層民主協商常態化工作機制。
以新安江水常年恒溫17℃著稱的宜居建德“17協商”品牌,即諧音“一起協商”,也成了建德政協的一張“金名片”。建德市政協主要負責人表示,按照“不建機構建機制”的原則,打造有建德辨識度的“17(一起)協商”品牌,既體現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也很好地表達了“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的寬廣格局。截至7月底,全市256個村(社)“協商驛站”建設實現了全覆蓋,凝聚起基層治理更大的同心圓。
各方協同,工作推進合力大
工作合力,得益于黨委重視、政府支持。各鄉鎮(街道)按照“2+N”頻次開展協商議事活動,黨(工)委書記、政府主要負責人每年至少參加1次協商活動,黨政班子成員參加若干次其他活動。梅城鎮工委把倉庫改造成“民生議事堂”,圍繞“建設新時代美麗城鎮、再現千年古府新面貌”主題,收集了10條委員群眾建言資政意見,黨政班子表態完成14個重點項目。協商于民、問計于民,極大提升了市民的滿意度,推進千年古城復興不停步。
工作合力,得力于政協指導、委員主體。政協各鄉鎮(街道)工委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的當年工作重點,選定至少4個協商主題,報鄉鎮黨委確定。如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大同鎮工委提出“高質量發展建設西鄉草莓園”的協商議題;圍繞共同富裕主題,蓮花鎮工委提出“推進‘戴農富’農業產業園建設”。由委員陳春芬和王擁軍牽頭的“建德農創政協委員會客廳”,被評為省第六批政協委員會客廳。
工作合力,來源于群眾參與、各方協同。建德市政協和壽昌鎮工委聯合舉辦的今年首場助推全市研學產業發展“請你來協商”活動,引得現場行人駐足旁聽,更有熱心市民直接提問,政府部門現場解答。下涯鎮工委為推進攝影小鎮建設助力共同富裕,政協委員與攝影民宿帶頭人面對面交流協商,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會后匯總梳理的三方面意見建議均已付諸落實。
精心搭臺,協商活動成果豐
“農貿市場改建要考慮融入更多的地域元素,增加更具‘壽昌味道’的公益廣告和有禮標識,增設特色農產品展示角、展示柜?!?/span>
“為讓‘浙李共富’產業聯盟發揮作用,要注重科技賦能,與科研院校合作,為種植林上山茶油、林下中藥材和下游產業延鏈提供技術支撐?!?/span>
……
在建德,以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項目推進、共同富裕示范等為主題的協商活動,選題精準,圍繞鎮村發展的難點痛點、百姓關注的熱點焦點,通過委員建言、協商議事,變成一個個群眾滿意點贊的妙計金策,有力推動著產業發展、社會和諧。
政協委員履職擔當,還匯聚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企業家尋求村企共富的希冀、村干部造福一方的愿景,形成了最廣泛的基層“民聲”,奏響了美好生活的大合唱。鎮村干部、部門負責人面對面表態、點對點回應,即時辦理、協商交辦、跟蹤問效,通過民主評議、調研視察進行再調研再協商,各方合力推動協商成果落實落細見效。
上一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如何建?拱墅半山街道正在上演“諸葛會” [ 2022-08-10 ]
下一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政協委員“面對面”協商小記 [ 2022-08-08 ]